记者崔文静 北京报道 股权激励计划,能够实现企业、员工、股民利益的深度绑定,被视为企业吸引人才、提高中长期价值的有效途径。
近期,诸多A股上市公司新增股权激励计划。数据显示,仅8月1日至8月13日,新增股权激励预案的上市公司即达到19家;如果将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情况计算在内,相关企业数量更是多达53家。
开源证券北交所研究中心总经理诸海滨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,目前,科创板、创业板、主板、北交所上市公司中,具有股权激励计划者分别占比71.95%、67.88%、51.63%、36.14%。
根据受访人士分析,北交所股权激励计划企业占比偏低与其设立时间不足三年有关;其余板块股权激励比例高低则与板块“含科量”、企业成长阶段存在关联。
一般而言,高科技企业、成长阶段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效果更佳;成熟阶段企业可能借助股权激励找到第二增长曲线,夕阳行业与垄断行业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作用则往往微乎其微。
值得注意的是,从近十年数据来看,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数量整体明显提升,但于2021年达到峰值后近三年来持续减少。在受访人士看来,这与股价稳定性、企业信心密切相关,伴随后续股市企稳、企业信心提振,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数量有望进一步回归上行之路。
8月以来19家企业新增股权激励预案
数据显示,截至8月13日,8月以来19家上市公司新增股权激励预案,如果将股权激励实施等计算在内,在此期间新增股权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则多达53家。
根据诸海滨介绍,截至目前,成立上不足三年的北交所共90家企业曾公告股权激励计划,占比36.14%,为所有A股板块中占比最低者;科创板占比最高,为71.95%;创业板、主板占比分别为67.88%和51.63%。
拉长时间线来看,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积极性整体明显提高,但近三年来有所下降。
“2017年A股市场共发布369个股权激励预案,而2021年的股权激励预案发布数已经提升至742个,有相对明显的提升;2021年至2023年的预案数量略有下滑,2023年共发布了557个股权激励预案,2024年至今A股已经公布了366个股权激励预案。”诸海滨告诉记者。
为何近三年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数量有所下降?在上海荣正投资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培敏看来,这与股市相对低迷有关。“股权激励作用见效的一大前提在于,企业与员工对公司股价上涨存在较为充沛的信心。在股市相对低迷之时,相较于股权激励,即时的现金工资对于高管和员工的激励作用或更为明显。受此影响,当股市整体表现欠佳之时,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积极性往往随之下降。后续伴随股市的提振与上市公司股价回升信心的提高,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数量大概率将进一步增加。”
除了股市变动情况,股权激励认知度同样是影响股权激励实施与否的关键所在。在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看来,可以从优化股权激励政策环境、加大宣传培训力度、提升企业对股权激励的认识等方面入手,进一步提高企业参与热情。
在诸海滨看来,要想实现股权激励效果最大化,需要从多方面出发。比如,选择适合的股权激励模式、分层激励设计、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心,实施前提前做好财务与税务规划,实施中动态调整股权激励方案,定期评估激励效果以保证其持续有效等。
理性看待股权激励利弊
股权激励之所以受到上市公司欢迎,背后是其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。
诸海滨认为,股权激励能够实现员工与公司利益的一致性,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。具体来看,一方面,使员工成为公司的股东,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,使得员工与公司形成利益共同体;另一方面,通过激励关键员工,吸引和留住关键人才,同时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和创新力,进而提高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。
在田利辉看来,股权激励可以稳定管理层、激励员工积极性、吸引和留住人才,从而促进公司业绩增长,提高公司中长期价值。
值得注意的是,通过股权激励提升股价,是上市公司的一大期待。根据受访人士分析,股权激励对股价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。
“一方面,股权激励的实施可能会增强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,从而推动股价上涨;另一方面,如果市场对股权激励方案的实施效果存疑,或者认为行权条件过于宽松,也可能对股价产生负面影响。”田利辉提到。
有鉴于此,田利辉建议投资者在看待股权激励企业投资价值时,应综合考虑公司的基本面、行业前景、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等因素,理性评估其对公司长期发展的影响。
与此同时股票配资行业,股权激励如果实施不当,可能产生副作用。
根据田利辉介绍,如果股权激励设置不当,可能导致高管过度关注短期业绩而忽视长期发展;倘若业绩考核指标设置宽松,股权激励可能沦为高管利益输送的工具。
除此以外,诸海滨提到,股权激励可能导致现有股东权益被稀释;某些阶段为追求短期内股票价格的提升,管理层某些决策可能会对公司长期发展形成不利影响。上述情况下,股权激励带来的股权变动可能会对现有股东权益带来负面影响。
股权激励并非“一股就灵”
“股权激励可以被看作是提振员工与投资者信心的方式之一,但其并非‘一股就灵’。”郑培敏告诉记者。
在郑培敏看来,股权激励不可迷信,其只是加分项,股权激励效果的显现需要以企业的整体向好发展为基础。
“股权激励犹如装修,能够使得房子(企业)更具吸引力,但吸引力发挥需要以房子地段好、户型好为前提。如果企业所属行业前景乐观,企业自身业绩优秀、经营管理良好,在此情况下实施股权激励,自然能够起到锦上添花之效。但如果企业问题缠身,实施股权激励则基本没有意义。”郑培敏告诉记者。
哪些企业更为适合股权激励?
在郑培敏看来,首先,从行业发展阶段来看,成长阶段企业前景乐观、股价提升空间广阔,实施股权激励能够更大程度提振高管与员工工作积极性;成熟阶段企业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或不及成长阶段企业,但仍然具有不错的效果,借助股权激励,企业有望寻得第二增长曲线;然而,对于已经处于夕阳行业的企业而言,则不宜再行实施股权激励,如果企业已经步入衰退阶段,股价上行几无空间,股权激励则难以奏效。
其次,从企业竞争程度来看,竞争性越强的企业越适合股权激励。股权激励具有吸引人才之效,借助股权激励,企业可以更大程度留住人才,减少人才外流。与之相反,垄断型企业对人才依赖度不高,实施股权激励的意义也相对偏小。
再者,从企业性质来看,企业科技含量越高,对人力资本依赖程度往往越高,实施股权激励的效果愈为显著。核心科技人才一旦流失,可能会对企业带来很大打击,对于核心人才,企业可以通过实施股权激励实现人才与企业利益的深度绑定。
与此同时,除了科技人才,优秀的管理人才、营销人才等同样不可或缺,凡是对人才依赖度高的企业,均可考虑借助股权激励方式,增强核心人才吸引力。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股票配资杠杆观点